《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2020学年第四讲:秦前红教授谈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发布日期:2020-11-17 来源:北京大学法学院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大学法学院精心打造《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系列讲座课程,作为博士新生的必修课。通过举办系列讲座的形式,邀请多位法学期刊编辑老师担任主讲人,结合自身研究和编辑文章的经验体会,为博士生讲解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由此切实提升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夯实基础、做好准备。 

2020年11月12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2020学年第四讲通过线上课堂召开,由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前红老师担任主讲,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老师担任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阎天老师参加与谈。

课程伊始,车浩老师隆重地介绍了秦前红老师在学术、编辑领域的突出贡献,并鼓励同学们把握提问、交流的机会,向秦老师请教研究、写作中遇到的困惑和苦恼。秦老师是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以及中国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近年来在国家监察制度、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前沿性、引领性的成果,是我国宪法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同时,秦老师还兼任中国法学期刊学会副会长、《法学评论》主编等职务,有着非常丰富的编辑经验,提携了许多年轻学者。

秦老师开篇指出,写作能力是法科人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一方面,学者的学术生涯是由几篇重要的学术论文所构成的,在这个意义上,写作是决定学术高度的重要因子。另一方面,法科“经世致用”的学科特点,不仅天然地对法科人的写作能力做出了要求,而且在高频度的竞争秩序之下,写作能力突出者更能获得较好的竞争平台与机会。当下,面临着“不发表就出局”的学术压力,论文写作犹如一种体育竞技,对于研究生群体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快速调动竞技状态,尽早完成写作训练。

此次,秦老师从学术、编辑生涯中的心得感悟出发,与同学们分享法学研究的入门方法和学术写作的基本技巧,以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调动竞技状态,搭建论文写作能力:第一,建立规划意识,开拓、挖掘“问题域”以积累学术信誉,从而捅破论文发表的窗户纸;第二,根据思维特性有选择地阅读文献素材,与学科前沿问题、法律相关资料保持亲和性,从而培养学术兴趣、构建思维能力;第三,把握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关注体例问题和语言表达,从而提升论文写作的能力。


一、做好学术规划,描绘学术蓝图

如何做好学术规划,是博士生阶段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只有做好学术规划,才能更好地掌握学术人生。

第一,建立规划意识,开拓“问题域”

诚如前言,学术规划决定了研究的方向感,也决定了信息的获取和知识的储备。做好学术规划,首先要建立规划的意识,开拓属于自己的“问题域”。具体来说,秦老师形象地将博士论文的选题比作“圈地运动”——通过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树立后人无法凿开的界碑,成为该领域的拓荒者、开拓者,而这就是一个理想的规划。

不可否认,学生阶段往往难以建立“问题域”,这与法科和社会经验、人生阅历高度关联的学科特征有关。但对于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有志于教学、研究的学生,应当先建立起学术规划的意识,着眼于发现、开拓“问题域”。

第二,挖掘“问题域”,建立学术信誉

学问之路,除了要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对于“问题域”的选择,还要确保足够的容量,避免不断地调换研究方向,以达到对同一“问题域”的长期研究、深入发掘。同时,学术刊物的承载量极其有限,无法满足日渐庞大的从研队伍的发表需求,对于知名度不高或者刚刚迈入学界的年轻学者而言,很难获得发表的机会。为了捅破论文发表的窗户纸,应当充分利用、发挥学问的积累效应:通过对同一“问题域”展开不断地研究、写作、发表,在该领域建立起学术信誉,从而在学界、期刊界获得更高的印象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阅读的技巧在于选择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量的积累才能造就质的飞跃,而积累从来离不开阅读。针对阅读问题,秦老师指出,大数据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更专业的是要做到有选择地阅读,并从著作、论文、法律资料三个方面娓娓道来。

第一,著作

阅读专业领域内的经典著作,从而掌握学术脉络,与先贤发生穿越时空的对话,才能奠定学术研究的知识基础,是博士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对此,秦老师特别提到,在学术生涯早期,无需过多地束缚心性的自由,让无趣、枯燥和苦闷化作学术研究的代名词,而应当尽可能地根据自身的思维特性有选择地读书,从而培养学术兴趣、构建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先读符合自身思维习惯的书,再根据论文写作、知识构建的需要,读自觉晦涩难懂的书。

第二,论文

学术刊物往往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紧跟法律的实践和发展。因此,与期刊保持一种亲和性、经常性的信息沟通,是帮助法科生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性的重要路径。此外,学术论文不同于著作,受到篇章体例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结构之内研究、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表达一种观点,具备精要、紧凑的特征,通过深读或精读感兴趣的文章,观察作者如何提炼问题、布置篇长结构等,能够带来很多学术启迪。

从信息处理的成本考虑,对论文的阅读,同样讲究选择性,可以参考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第三,法律资料

除了著作和论文,其他法律资料或者与法律相关的文献,例如公报案例、指导案例、政策资料、立法资料等,同样是法学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持对这些背景资料的高度关注和常学常新,才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实践和发展,否则在法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就会遭遇很多困境。


三、论文写作能力之构建

在谈论文写作能力的搭建之前,秦老师强调,在学术初始阶段,面对发表焦虑,应当建立初始的信心,捅破论文发表的窗户纸。

怎样建立自己的信心?秦老师认为,在认真撰写论文的基础上,与同学、导师、导师组等展开交流,从而不断地修改、打磨,最终获取发表机会,可能是建立信心的一种方式。而这同时又回到了如何捅破论文发表的窗户纸。

在现阶段,学生既没有学术资源也没有行政资源,更缺乏学术声誉,很难走进编辑的视野。对此,学会利用信息时代的时代优势,在互联网这一公共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这种发表没有门槛的过滤,但无论是学术观点,还是文字表达、篇章结构,均会受到公众的检验,甚至批判,对于提升论文发表的命中率,是很好的锻炼途径。

随后,秦老师从问题意识、方法意识、体例问题、语言表达四个方面分享了论文写作的心得。

第一,问题意识

提到论文写作,离不开问题意识。

编辑在审查投稿论文时,首先会关注文章所欲论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真的问题,是不是对当下中国法治建设和法治发展具有意义的命题。可见,问题意识对于论文写作而言至关重要。

之所以强调“当下中国”场域,是因为“中国问题”作为当下中国学术环境的重要转向,已经逐渐成为刊物之间共通的精神态势,刊物在选择文章时更加注重在中国场域的发展问题。例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法治建设中的有些问题确实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作为法科人对这种变化不可熟视无睹,而应当有意识地关注其对法治发展带来的影响。

此外,法科的初入门者缺乏社会阅历和法学实践上的亲历性,通过跟踪立法发展的步伐,关注立法争论的热点以及法实践中的典型个案,往往能够获得相对便利且容易的入门台阶。

第二,方法意识

问题突显,方法为重。

法学研究的方法问题,已经成为法科发展的重要议题,作为一个法科人、一个法学研究者,应当结合自身的思维特性、知识背景和学术技能,将某一个方法运用得驾轻就熟,做到方法为用,才能在漫长的学术道路中,岿然不动静待世界的变化。

秦老师结合自身审查来稿、评审硕博论文的经验,指出方法能力的缺失是当前学界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些作者在使用研究方法时,往往并不了解方法的精义,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例,实证研究方法作为当前法学界较为热门的研究方法之一,具有逻辑预设和变量控制等基本要点,但很多文章以实证主义为名,实际上则是例证主义法学,通过几个例子证明结果,实际是高度盖然性,其所得出的结论还隐藏了很多分叉,对此,不能视为是一种所谓方法论的陈述。

学习法学的研究方法有两大途径:其一,以学术论文作为模板,通过模仿入门,逐步提高自身的方法能力;其二,研读方法论的相关文献,例如黄茂荣教授的《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拉伦次的《法学方法论》,以及郑永流教授的论文《法学方法抑或法律方法》等等。

此外,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保持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对大数据法学、统计学、博弈理论等知识的学习,至少在应用层面上能够握住其基本要点。

第三,体例问题

体例问题,包括文章的标题、结构、注释。对青年学者而言,在论文写作中一定要做到精细、认真、审慎,这是博士生文章能否得到编辑青睐的关键因素之一。

论文的标题,应当慎重、精炼,不宜出现三个以上的关键词。秦老师指出,当一篇论文在标题里出现三个关键词时,大概率无法说清文章中这三个关键词的变量关系,这样的论文通常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出现这类情况时,就会下意识地对论文的品质产生怀疑。

论文的注释,应当符合学术规范的要求。其一,适度引用,坚持必要性原则,无意义的注释堆砌往往弄巧成拙。其二,规范体例,遵循所投刊物的注释规范要求,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所投刊物的尊重。

第四,语言表达

在语言表达方面,当前学界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句子过于冗长,上下文之间缺乏融贯性,以及错误地使用语法修辞等等,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同学们应当关注和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相关的讲座、文献等途径获取。

进入互动与谈环节,阎天老师首先感谢秦老师带来了一次富有启发的讲座,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总结回顾,将一个成功的学者形象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概括为“贡献的意识”:第一是发表,在学术的初始阶段,就要有所规划,至少有规划的意识,立志于写出高质量的、能够成为个人知识界碑般的文章;第二是“圈地运动”,通过开拓、挖掘一个“问题域”,为后来者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由此积累学术信誉,打破发表僵局;第三是打磨文章,留下一两句富有智慧的格言或警句。

随后,经由阎天老师转述同学们所提的问题,秦老师作出了详实而中肯的建议。

第一,怎样从实务中提炼理论问题?

秦老师认为,可以从三点着手:其一,重要的案例是在实务中发现问题的一个途径;其二,中国法治径路强调立法宜粗不宜细,给法与社会现实留下互动空间,产生了很多司法解释,而探寻这些司法解释所对应的问题,也会对此有所助益;其三,通过对实务部门进行调研或深入实习,也会启发理论思考。

第二,怎样判断选题的价值?

秦老师认为,投稿应当注意是否契合刊物的风格。例如,《法学研究》相对比较厚重,《中外法学》强调思想性,《中国法学》则看中与中国实践的紧密结合等等,对于投稿论文的偏好自然有所不同。

此外,问题的选择面向非常广,可以是立法论的问题,也可以是解释论的问题,可以是法概念的问题,也可以是法实践的问题,都可以关联起来。而对于博士生如何发现问题,可以通过跟踪导师、导师组、学科前辈所研究的问题,发现自己感兴趣且能够驾驭的问题。

第三、以刊物标准来说,怎样使用外文资料才算是比较妥当的?

秦老师认为,引用外文资料,不仅要讲求与所论证内容的关联性,而且要立足于自身的外语能力,不能盲目追求使用外文资料。

第四、怎样锻炼、提升谋篇布局的能力?

秦老师认为,要锻炼谋篇布局的能力,耳听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具体来说,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刊物文章作为学习对象,通过解剖该文章,观察其谋篇布局,通过学习、模仿、借鉴、内化、掌握,从而达到超越。

第五、怎样驾驭博士论文这种体量的论文写作?

秦老师认为,驾驭博士论文要把握几点要素:其一,选题;其二,问题;其三,学术综述;其四,结构。学术综述是研究生阶段应当掌握的基本能力,同学们要有意识地训练综述能力,把握新颖性、权威性、关联性的基本要求,写出合格的学术综述。此外,博士论文的准备周期很长,可以把握时间与同辈博士、导师及其他老师或者认识的学者进行交流。做到以上几点,博士论文的写作就能更加顺畅。

课程的最后,阎天老师再次感谢秦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2020学年第四讲在同学们的感谢与道别声中圆满落幕。

综述人:莫若云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