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法经科学”杯法学论文大赛暨青年学术论坛征文公告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法学实证研究公众号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为促进法学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构建面向实践、关注现实的法学研究共同体,《法律和经济科学》编辑部决定于2026年4月中旬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第二届“法经科学”杯法学论文大赛暨青年学术论坛,现将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大赛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本届大赛旨在为青年法学研究者及实务工作者提供高水平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平台,鼓励立足中国实践、具有理论创新性的法学研究。同时,大赛致力于打破学术与实务之间的壁垒,构建跨领域、多层次的对话机制,强化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协同与合作。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希望能够发掘并培育具备学术潜质与实践意识的青年法学人才,为我国法治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识支持与人才保障。

二、主办单位及协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

《法律和经济科学》编辑部

(二)协办单位:

四川驰腾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三、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分为主论坛与分论坛两大板块,具体论坛的划分以正式议程为准。大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一)法学前沿和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法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展开探讨的论文,包括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法律方法理论研究、社科法学研究等。

(二)司法实务疑难问题研究:梳理司法实务中的典型案例和热点问题,着重分析其经验教训以及政策建议。例如,在涉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领域,美国作家格雷迪•亨德里克斯(Grady Hendrix)和詹妮弗•罗伯逊(Jennifer Roberson)于近期在美国加州北区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苹果公司未经许可复制并使用他们的作品,用于旗下大型语言模型“OpenELM”的训练,没有署名,也未支付任何报酬,此类判例或将深刻影响AI发展与版权保护的边界。

(三)法学实证研究:主要是将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运用于法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论文,以及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方法运用于法学领域的研究,包括立法、执法、司法等领域的实证研究。

(四)法律实践和田野调研:法律实践和田野调研是为了解特定法律问题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运行状况、效果和面临的挑战,而进行的系统性、实证性的研究活动。作为一种接地气的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走出书斋,深入法律运行的第一线,通过科学的手段去观察、询问和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法律,并推动其向着更加完善、公正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参赛对象

本次论文大赛共分为四个组别:

(一)本科生组:面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法学专业本科生,或者虽为非法学专业、但以法学理论或实务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他专业本科生。

(二)研究生组: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面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法学专业硕士生或博士生,或者虽为非法学专业但以法学理论或实务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他专业硕士生或博士生。

(三)教师和科研人员组:面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

(四)法律实务研究人员组:面向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构的法律实务人员,以及律师等法律实务人员征稿。

注:各个组别的判定以论文第一作者为判断基准。

五、论文提交与要求

(一)论文提交时间和方式

1.论文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26年3月13日24:00。

2.请将参赛论文以Word文档格式发送至邮箱falvjingjifenxi@163.com。论文文档以及邮件主题均命名为“单位—作者—组别(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法律实务研究人员组)—论文标题”,例如:四川大学—王伟—本科生组—美国行政裁决的司法审查。

3.请参会研究者提交论文到邮箱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通过网页https://www.wjx.cn/vm/m3AcCys.aspx)填报论文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640.png

(二)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须围绕法学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挖掘分析,坚持问题导向;论文应论点明确,论证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

2.每人仅能以第一作者身份投稿一篇(可作为第二作者或第三作者参与其他合著论文,但每人最多参与一篇;若作为非第一作者的参与者,则最多可以参与两篇)。参赛论文全文字数建议在8000-25000字左右(法律实务类和调研类论文字数可酌情减少或增加)。

3.参赛论文应为尚未公开发表的中英文原创性学术论文,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重复率(总文字复制比)不得高于15%。

4.论文格式:参考文献采用脚注形式;论文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论文中的其他子标题为五号、宋体、加粗、单倍行距;论文正文为五号、宋体、单倍行距。

参赛论文的内容从文档的第二页开始,文档首页请注明作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务、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和通讯方式(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等)。

六、评选方式与奖项设置

(一)本次大赛初审环节由《法律和经济科学》编辑部负责;终审环节由《法律和经济科学》编辑委员会协同国内知名法学学者组成的组委会共同进行。

(二)本次论文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获奖数量分布如下:

一等奖2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20名。

注:1.每篇投稿论文作者数量不超过三人(部分工作量较大的实证类论文和调研类作品的作者可酌情增加,但作者最多亦不超过4人);

2.结合收稿实际,大赛组委会可视投稿具体情况对各组别获奖论文数量和所占比例酌情微调。

(三)《法律和经济科学》将为本次大赛预留部分版面。对于获奖的参赛论文,在作者同意之前提下,并充分吸收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择优推荐至《法律和经济科学》发表。

七、大赛报名与论坛费用

本次大赛将收取会议注册费:学生600元/人(出具学生证),教师、科研人员和法律实务研究人员800元/人,均出具正式发票。参会人员的往返交通和酒店住宿费用自理,大赛承办方负责安排会议期间的会务资料和餐饮。

注:会议注册费是论文投稿后,通过初审并公示,且收到正式参会邀请邮件后,方才缴纳。

八、大赛时间与举办地址

大赛时间:2026年4月中旬。

举办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具体时间和地点提前一个月通知。

九、大赛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falvjingjifenxi@163.com

联系人:阳老师

大赛官方信息和评审结果将在官方网站(https://www.ealegal.cn/)发布,并同时在微信公众号“法经科学”和“法学实证研究”上发布。

第二届“法经科学”杯法学论文大赛暨青年学术论坛组委会

《法律和经济科学》编辑部

2025年10月8日

 


责任编辑:高瀚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