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至4日,“纪念东吴法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以及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著名法律院校的专家、美国法律界代表、王健法学院教师及校友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9月3日上午的开幕式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院长胡玉鸿教授主持。通过10分钟的“百年鸿影”宣传片,展示了东吴大学法学院建院100年来的世纪历程,记录了东吴法律人为国家、为民族所立下的不朽功勋,叙述了苏州大学恢复重建法学院以来的艰难困苦,呈现了今日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发展成就。整部宣传片以史实为据,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百年法学院的荣耀与辉煌。同时,为配合本次研讨会,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编印了八卷本的《东吴法学先贤文录》,分“法理学卷”、“法律史卷”、“宪法学·行政法学卷”、“刑事法学卷”、“民事法学卷”、“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卷”、“国际法学卷”、“司法制度·法律教育卷”,汇集了东吴学人于民国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使珠玑文字,重见天日。同时,《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年第3期推出了纪念东吴法学百年的专辑,法学名家潘维大、杨奕华、何勤华、姚莉、许章润、范忠信、王健等纷纷应邀撰文,从“东吴法学教育之回顾”、“东吴法学先贤之研读”、“东吴法学事迹之散评”、“东吴法学教育之借鉴”等多个角度,回顾了东吴法学教育的卓越成就,解读了东吴先贤的学术思想。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东吴大学校长潘维大教授的致辞,拉开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序幕。王卓君书记着重讲述了东吴法律人在东京审判上为国家、民族伸张正义的历史功绩以及在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概述了王健法学楼落成以来学院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成果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提出了王健法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潘维大校长除对同根同源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百年院庆表示热烈祝贺之外,还着重谈到了两岸法学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在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郑成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教授、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仕春教授先后致辞,缅怀了东吴法学先贤们的业绩与对中国法制事业的贡献,表达了对东吴法学百年的敬意与祝福,并对在大陆承继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王健法学院予以嘉勉与期许。
大会宣读和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发来的贺信、贺辞。会议召开前夕,国内100余所教学、科研单位和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或是发来贺信,或是带来礼品,以表达对东吴法学百年的祝愿。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徐显明教授的妙对“天地正气一准乎法,古今完人全在于学”贺联,更是准确地诠释了东吴校训的深厚内涵。同时,为表达对东吴老校友王健先生的哲嗣王嘉廉捐资千万美金资助法学院发展的业绩,苏州大学向王嘉廉先生授予“特别贡献纪念”证书。王书记宣读了苏州大学给王先生的致敬辞:“嘉廉先生,业界精英;踵继父志,孝敬双亲。巨资兴学,恩泽永存;苏大感佩,校史留名”。王嘉廉先生欣然接受了奖杯与纪念证书,并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在致辞中,王先生谈到了王健先生在东吴法学院所接受的公平正义理念教育,阐述了其体会父亲感恩母校的愿望而资助法学院建设的初衷,对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飞速发展表示欣慰。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后龙法官、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钱斌法官、江苏省苏州市司法局朱正局长、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检察院徐盛希检察长、江苏神阙律师事务所阙强主任律师代表校友致辞,他们回顾了在苏大求学期间的经历,感恩母校老师的培养,并对苏大法学院的发展表达了良好的祝愿。在校四名本科生则以“百年颂”的诗朗诵,回顾了苏大法学百年的光荣历程,表达了作为未来法律人要树立法治理念、信守法律规则、维护法律权威的决心。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国华先生主持了本场议程。
大会主题发言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公丕祥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教授主持。公丕祥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本阶段,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何勤华教授、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洪家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浚先生之子向隆万教授、清华大学许章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范忠信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健教授分别作了“东吴大学法学院的英美法学教育”、“东吴法学院在台湾法学教育中的特色”、“东京审判中的东吴人”、“一座文化孤城的灵性自白”、“东吴法学传奇的史鳞片拾与沧桑浩叹”、“研究法律教育的开路先锋――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论析”的主题演讲,贡献了他们的最新研究与学术智慧。
9月3日下午举行会议分组讨论。第一分会场以“东吴法学教育的成就与经验回顾”为题,杨海坤教授、李仕春教授、李秀清教授、林维教授、俞江教授、胡弘弘教授、程明修教授、刘小冰教授、刘永伟教授、黄学贤教授、上官丕亮教授、黄心怡教授、白晟教授等参与了本会场的讨论。
第二分会场以“东吴法学教育对于当代法学教育的借鉴意义”为题,王巽廉(Francis S.L.Wang)教授、杨文玉(Laura W.Young)教授、周永坤教授、徐国栋教授、蒋新苗教授、龙卫球教授、徐崇利教授、李友根教授、张炳生教授、曲三强教授、李学尧教授、梁迎修教授、胡东教授、程波教授、彭凤莲教授、杨宗辉教授、吴勇教授、卢子扬教授及Judge Vaughn Walker法官等参与了本主题的讨论。
第三分会场以“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规划研究”为题,霍宪丹教授、焦富民教授、郑少华教授、黄锡生教授、杜焕芳教授、蔡立东教授、杨松教授、刘艳红教授、蔡道通教授、程乃胜教授、张天虹教授、黄辉教授、王健教授、韩秀义教授、刘士心教授、黄竹胜教授、肖冬梅教授等参与了本场次的研讨。
第四分会场以“法学教育与法治建设关系问题研究”为题,季卫东教授、孙笑侠教授、许章润教授、潘剑锋教授、范忠信教授 徐祥民教授、龚廷泰教授、应飞虎教授、朱新力教授、陈云东教授、钱玉林教授、季秀平教授、任强教授、董学立教授、程雁雷教授、胡祥福教授、高旭军教授等参与了讨论。
四个分会场气氛热烈,讨论深入,既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又在不同观点上形成了交锋。
为加强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互动,9月4日上午,大会专辟“法律实践与法律教育专场”,邀请相关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行政执法官员与法学教授们进行对话。陈金钊教授、李晓明教授、张平华教授、苗连营教授、胡亚球教授、焦宝乾教授、张浪教授、熊文钊教授、于晓琪教授、朱应平教授、徐继强教授等法学专家与谭筱清、李乐平、胡伟华、任洁、王卉清、周东瑞、黄涧秋等法律实务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既探讨了法律实践所期待的法律教育,又总结了法律教育如何培训学生实践技能方面的得失与教训。至此,纪念东吴法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