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民商法高峰论坛第三讲
发布日期:2011-06-14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作者:佚名

69730分,民商法高峰论坛第三讲在文泓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吴汉东,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易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系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地法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三位主讲人均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他们就民法学方法论——从学术论文撰写看中国民法之发展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

中南财经政法举行民商法高峰论坛

本次民商法高峰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研究中心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典研究所承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侵权行为法研究所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协办。论坛由法学院院长刘仁山主持。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苏彩霞教授、民商法典研究所所长张红博士及我院部分教授也莅临了本次论坛。法制日报、武汉晨报等媒体也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报道。

中南财经政法举行民商法高峰论坛

在论坛正式开始之前,刘仁山教授代表本次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因公出差的我校副校长陈小君教授宣读了对本次论坛的贺信并送上良好祝愿。

论坛第一单元中,教授就“中国民法问题的寻找及其研究路径——民法中国化之探索为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高副教授首先指出,尽管近几年民法国际化趋势愈发明显,但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现有的学术资源,在中国民法理论基础上寻找问题。接着他以自己的研究为例,简单阐述了我国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得出了“在西方理论指导下的民法尚不能完全解决土地问题”的结论,因而衍生了“民法中国化”这一解决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教授强调了社会实践调查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中南财经政法举行民商法高峰论坛

在第二单元中,易军副教授则以“民法的哲学维度——研究方法革新与基础理论拓展”为题进行讲授,强调了从哲学角度研究民法的重要意义。易军副教授援引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人”的看法,精彩再现了从“人是隶属于整体的”的古代哲学思想到近代哲学主张“人是独立的个体”这一转变历程,指出了哲学对民法的观念及制度构建的影响。之后,他分析了从哲学角度研究民法的益处:一方面让人变得更有智慧;另一方面,把民法问题诉诸哲学有助于我们对民法制度的理解,同时提高对现实的批判理解能力,更真切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他说,“把民法问题诉诸社会科学,将把我们从民法领域的‘工匠’变成‘艺术家’”,渊博的知识和优美的语言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中南财经政法举行民商法高峰论坛

吴汉东教授最后压轴讲演。他首先表达了对易军副教授和高飞副教授学术激情的肯定和赞许。接着,吴汉东教授从为什么选择“合理使用”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入手,说博士论文应该是零起点研究,或者是创新性研究。随后,他用自己在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亲身经历阐释了怎样做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结合前两位教授的时政研究和法哲学研究,他表示因知识产权具有自身独特性,加之它在国外和国内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他主张进行开放式、全方位的学术探讨,以融通性的研究方式更好地研究知识产权。此外,他总结了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一是拥有国际视野,坚守中国基点;二是把握问题导向,关注社会需要;三是注重专业融通,进行综合性研究。最后,吴汉东教授强调知识产权一旦离开民法理论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基本理论学习。而在法学研究方法上,他指出应注重多维度与开拓性研究。

在互动环节,三位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讲解。吴汉东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与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易军副教授渊博的综合学识与扎实的学术功底,教授澎湃的学术激情与严谨的治学态度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雷鸣般掌声中,刘仁山院长宣布这场“师生共论道”的学术盛宴圆满结束。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这一奖项对于年轻学者而言,堪为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中的最高荣誉。自1999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开始,仅有的三篇民法学方面的论文作者均有在我校求学和研究的经历,这充分证明了我校民商法学科的卓尔不群。

(文字 李梦蝶 罗瑞垚 摄影 李登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