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峰:以己之专长 服务于时代
发布日期:2020-11-16 来源: 民主与法制时报 作者:李卓谦

编者按:2020年11月4日,中国法学会公布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结果。本届评选活动自2019年5月启动,经候选人推荐、公示、评选委员会评选、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终评等程序,选出王迁、车浩、杜焕芳、李洪雷、陈柏峰、胡铭、秦天宝、聂鑫、栗峥、梁凤云等10位同志为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周江洪等20位同志获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为了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奋斗历程,本报将陆续推出相关人物专题报道。

1.jpg

陈柏峰 受访者/供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柏峰是本届十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获得者中唯一的一名“80后”,生于1980年的他今年刚刚迈入“不惑之年”,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他除了表现出“获奖”后的欣喜之外,透露更多的是学者特有的谦虚和严谨。

“勤奋努力”是陈柏峰给自己的标签。在他看来,获评“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是对自己前期努力和取得成果的一个肯定,非常值得珍惜。

“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是法学行业内青年学者的最高荣誉,也是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新起点。能够获评是我的幸运,理应心存感激,今后也要更加谨慎,更加努力,正确运用好这个优良平台,发挥科学精神,做出更好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陈柏峰说。

从实践出发 构建中国法治社会理论

陈柏峰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社会学、基层治理。他一直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够亲历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转型和迈向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历史阶段,并且运用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

“在这样的社会和历史阶段,法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说‘遍地是黄金’,只要愿意努力,都可以捡到‘金子’,有所成就。”陈柏峰说。

至今,陈柏峰已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12篇;出版《传媒监督的法治》《乡村江湖》《乡村司法》等专著6部。

值得一提的是,陈柏峰的学术成果被CSSCI期刊引用1450多次,被中国知网(CNKI)引用2500多次,引证次数在全国法学青年学者中排名第一,是国内法学界极少数除了在本学科有学术影响力外,还在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相关学科也得到一定认可的学者,研究成果具有跨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陈柏峰说,他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各个阶段前辈老师们的帮助和提携,正是这些良师益友,给了他很多机会,才让他能够快速成长。

在陈柏峰看来,当前中国的全面依法治国迈出重大步伐,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下一步,如何回应中国法治实践的内在需求,面临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和课题。

“如何回应这些问题,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需要从实际出发,但并不是局限于实际工作,而是需要一种立足于经验的理论思维。”陈柏峰表示。

得益于此,陈柏峰从中国法治社会建设实践出发,在“自主型进路”中展开思考,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法治社会理论,使法治社会建设在经验上易于把握,在实务上可以操作,从而具体化为推进措施和评估指标。

他还在经验调查基础上开展执法和司法研究,从整体上探究法律实施的实践逻辑,提炼中国基层执法理论和司法理论。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运用到基层法治的研究中,促进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法学理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法治社会建设方面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陈柏峰表示,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的荣誉,是从事这一工作的动力,也是从事这一工作可加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今后我将与国内同辈学者一起,从学术上搭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建构中国法治理论。”

以平台为依托 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在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为陈柏峰提交的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推荐表中,有这样一段评价:“候选人依托智库平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重大法治问题,破解重大法治难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的首席专家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层法治研究所所长,陈柏峰深度参与了这两个平台智库的建设工作。

其中,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先后获批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司法体制与社会体制改革智库基地、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创新团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基地、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入选CTTI高校智库A级榜单;基层法治研究所成为湖北省信访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市法学研究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近年来,陈柏峰参与或负责撰写咨询报告30多件。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身在武汉的他处于疫情防控前沿,坚持科学抗疫,以独特的社会治理理论视角,为疫情防控工作献计献策,提交了4份咨询报告。

“智库服务是大学的延伸职能之一,它是科学研究的自然延续。尤其是对于法治与治理实践的研究而言,科学研究着力于发现、探究实践中的因果机制,它是改造社会、改良现实、促进发展的认识基础。”陈柏峰说,在这个意义上,更好发挥智库的作用,首先应该踏实做好科学研究,发现真正有意义的社会规律;其次,也需要有智库服务的意识,有意识地将科研成果用于智库服务。

陈柏峰持续关注法治社会和基层治理问题,长期深入基层调研,持续关注基层执法、司法、信访、土地、弱势群体权益,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他还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司法文明建设,研究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文明建设相关问题,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积极作用,反响良好。2015年以来,陈柏峰积极参与湖北省法治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参与编写的多项方案和建议被采纳。

陈柏峰认为,在当代中国法治和治理研究领域,研究者保持一定的实践自觉,完全可以“顺手”做很多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这些工作体现了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外的社会服务功能。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发表宣传和评论性文章、担任讲师团讲师、开展普法咨询和讲座、参与疑难民事案件审判,竭尽所能报效社会。

“现代社会,知识生产的中心越来越不限于大学,而是广泛分布于社会实践,因此需要在学术上走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检验既有理论认识,并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将干部群众的智慧加以总结提炼,从而服务于理论创新。”陈柏峰说。

不忘师者初心 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

身为一名高校教师,陈柏峰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无愧于岗位职责和时代使命。他希望自己能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全力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柏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在社会治理领域,既有法律体系的覆盖率仍较低。为此,他积极参与创设回应新时代需求的“社会治理法学”新文科,将通识教育与学科优势结合,开设“读懂经典”“理解中国”新课程,实现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法学教育新模式。

“社会领域的问题很多是综合性的,是多种不同性质法律问题的交汇,以传统部门法为基础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架构,难以适应对社会治理问题的认知和实践。”陈柏峰表示。

在此背景下,从2014年起,陈柏峰作为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的骨干,担任社会治理法学硕导组组长,参与创设教育部备案的法学二级学科“社会治理法学”,合作编写《社会治理法学原论》教材(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重大项目支持)。

从教以来,陈柏峰一直坚持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每月举办读书会,敦促学生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鼓励。他还注重经典阅读和经验训练并重,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年来持续带领学生深入到全国20多个省的农村和城市基层开展调研。以“传帮带”的形式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成长,在实践中传授方法,在调研中给予启迪。让学生在调研现场提出学术性问题,并在进一步调研过程中寻求理论解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同时锤炼他们与人交往、换位思考的品格。

在陈柏峰心里,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责任重大,同时也是一个需要高度强调道德的职业,应在高度道德责任感的驱动下,传授知识、教导做人、引领成长、塑造人格。

至今,陈柏峰从事法学高等教育已有15年,“做个好老师”一直是他的目标,“优秀的大学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世界和人生;最好的老师,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能力的。”陈柏峰说,今后他也会继续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力求无愧于“师者”的身份。 

(本文原载于20201115日出版的《民主与法制时报》第04版)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