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重要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发布日期:2022-07-25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

【法治文化】

1.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规制:以生态系统服务为路径

陈悦(5)

2.后疫情时代下人类生态伦理观的反思与发展

李珏(21)

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规范协同模式

韩英夫(29)

4.新文科背景下公安院校法学学科建设与展望

——以法学与公安学科建设的耦合模式为例

田力男(42)

5.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经验与思路更新

杨春时(52)


【热点聚焦|《民法典》颁布两周年专题之二】

6.人格权禁令适用程序研究

王琦、易永豪(67)

7.父母处分未成年子女财产法律效力的解释论

潘淑岩(79)

8.《民法典》视域下土地经营权担保规则之续造

张素华、王年(91)

9.债务加入对保证合同规则的参照适用

李伟平(110)


【私法前沿】

10.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法律续造问题

赵忠龙(124)

11.“揭开公司面纱”作为关联企业合并破产之路径:规范解释与质疑回应

郭歌(139)

12.机构投资者投票顾问的引入与规制

张子学(150)

13.绿色金融背景下我国适当性管理制度的改造

刘东辉(167)


【公法视点】

14.语言权利的规范内涵分析

孟祥瑞(180)

15.司法的象征生产与认同想象

陈洪杰(192)

16.网络隔空猥亵儿童的定罪研究

——以保护儿童为分析视角

朱光星(206)

17.庭审实质化背景下证言可信性调查的反思与现实路径

张伟(218)

18.我国刑事诉讼中儿童证人作证模式改革研究

赵珊珊(230)


【文学艺术】

19.论当下中国的乡土散文创作

耿立(242)

20.雅斯贝斯论莱辛作品的生存论根源

孙秀昌(254)

21.从“大团圆”到“小团圆”

——百年乡土循环叙事图式

张细珍(268)

22.文学的经验表达与经验的文学表达

——评李娟的非虚构写作

郑斯扬(278)

23.中国传统意象理论在隋唐五代的拓展和深化

简圣宇(289)


  【法治文化】

  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规制:以生态系统服务为路径

  【作者】陈悦(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云南省生态法学研究会)

  【摘要】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具有紧密的耦合关系,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规制路径可以实现固碳增汇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增效。鉴于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分属于两个独立的规制体系,还存在着生态系统碳汇价值未得到法律的重视、适应性制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不够融合、风险权衡机制与协同规制机制未建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为路径的规制分析框架。以协同规制理论为指引,分析了协同规制存在的问题后,本文提出协调两个规制体系的价值目标、完善碳汇制度、建立风险权衡机制和国际国内协同规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协同规制 生态系统服务


  后疫情时代下人类生态伦理观的反思与发展

  【作者】李珏(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理工大学)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人们开始重新关注生态环境,审视生态环境自身的结构要素以及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关注”在人类发展史上时有表露,特别是每当有重大疫情发生,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与态度就会有大的变革,从而推动以及丰富了人类生态伦理观的形成,特别是朝向良善观念发展。一方面,人类对于自然、对于生态的认识从宏观视角向微观维度转变;另一方面,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技术手段、方式方法也越发精细化、系统化。总的来说,疫情发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既是人类在做好科学防控的过程中恢复生产、恢复生活的循序渐进期,又是整个人类生态伦理观念扬长避短、革故鼎新的共识凝聚期。良善生态伦理观念的形成与存续是人类达至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切实需要。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生态伦理 环境保护 反思与发展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规范协同模式

  【作者】韩英夫(辽宁大学法学院)

  【摘要】现行法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的规范布局呈现私益救济和公益救济彼此区隔并行,遵循“行政前置、司法殿后”的顺位式救济模式,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检察机关等多元诉权主体各具异质化代表资格。这一面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的规范交叠和制度竞争局面衍生了公共性生态环境法益与个体性私人财产权在实物恢复型救济中的交叠重复保护、行政程序相对于司法程序在救济顺位上的无差别僵化前置、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代表权规范基础模糊等制度困局。为纾解上述制度运行中的非协同化问题,应从赔偿范围审查、恢复原状责任的适用干预等方面构建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的衔接机制;以是否有必要进行法律判断为标准,增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前置”的限定条件;在合理界分行政监管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成果,确定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表行使主体为赔偿权利人,以此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规范协同规制模式。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规范协同 行政优先 赔偿请求权


  新文科背景下公安院校法学学科建设与展望——以法学与公安学科建设的耦合模式为例

  【作者】田力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纠纷解决智能化研究中心)

  【摘要】新文科理念重视学科融合,回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挑战,强调学科建设的本质在于创新。其与学科建设的逻辑契合,并为学科建设提供目标、方法、保障等方面的指引。据此,分析公安院校法学学科建设的瓶颈,包括法学与公安学科建设关系定位模糊,两者割裂的模式存在问题,以及国家法治建设、信息时代新技术等发展均给其建设带来挑战。新文科背景下,公安院校法学学科建设应采与公安学科建设的耦合模式,但从学科“融合度”视角而论,在转变阶段宜采过渡模式。其最后归宿为耦合模式。需要系统地对耦合模式的实质、宗旨、必要性等展开论证,并从学科专业建设的新增长点、学科队伍、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科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创新建设举措。

  【关键词】新文科 公安院校 法学学科建设 耦合模式


  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经验与思路更新

  【作者】杨春时(厦门大学中文系)

  【摘要】中国文化研究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的理性形式。中国文化研究是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而作出的反应,因此多与思想斗争结合在一起,导致了中国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化。为此,应该在中国文化研究的立场、方法和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得出中国文化研究的新思路,克服以往研究的缺陷,把中国文化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改变以往的中国文化研究的社会功利性的导向,回归学术本身,加强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性。这也意味着,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要基于对中国文化的科学研究,在这个基础上,采取历史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既有所肯定,也有所批判。同时,还要克服各个学科分割的研究方式,注重在整体上研究中国文化。由于中国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而且家庭伦理是整个伦理的基础和起点,因此孝道成为中国伦理、文化的源头和初始结构,从中就可以揭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价值。由于家族伦理的恩德性质,恩德就成为整个伦理、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价值,中国文化即为恩德文化。家族伦理就扩展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建立了恩德文化体系。中国文化研究百余年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对中国文化研究必须革新思路,在已有成就的起点上再出发,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完成中华民族的自我认知。

  【关键词】中国文化 西方现代文化 意识形态 学术性 伦理本位 孝道 恩德文化


  【热点聚焦|《民法典》颁布两周年专题之二】

  人格权禁令适用程序研究

  【作者】王琦、易永豪(海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人格权禁令制度虽已经由《民法典》正式规定出台,但如何统一其具体适用流程还尚未有答案。本文参照人格权禁令制度的基本法律属性和功能作用指向,确认人格权禁令制度是一项人格权侵害领域中的预防性责任形式的快速实现机制。本文通过对人格权程序构造研究领域的普通程序构造、非讼程序构造和混合程序构造的分别辨明,得出混合诉讼与非讼程序构造的程序设计模式最为适合人格权禁令。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人格权禁令的申请、审查、执行和救济规则的设计,并通过对立法目的的解构和立法指向的分析,预想人格权禁令制度与其他诉讼、非讼程序的衔接和转化流程。

  【关键词】人格权禁令 人格权请求权 禁令程序 程序适用


  父母处分未成年子女财产法律效力的解释论

  【作者】潘淑岩(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父母处分未成年子女财产的法律效力在司法实务中有不同认定,直接原因在于我国财产监护规范过于概括。《民法典》第35条第1款是处理此类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但此款缺少法律后果的规定,属不完全法条,应在具体适用中类推适用代理规则,以无权代理路径证成父母“非利益”财产处分的性质;父母财产处分效力的判断还应考虑父母监护具有伦理性、身份性等特殊属性,采限缩解释,不判断事实处分的效力,仅以法律处分展开,并将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作为司法裁判的优先价值选择;父母“非利益”的财产处分无效,其在外部交易和内部监护两个法律关系中应分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财产监护 法律处分 无权代理 法律责任


  《民法典》视域下土地经营权担保规则之续造

  【作者】张素华、王年(武汉大学法学院)

  【摘要】虽然《民法典》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共同确立了土地经营权担保的基本规则,但如何具体实现仍需从解释论上予以细化。当前以权利性质界定为前提来构建土地经营权担保规则的形式主义路径既与立法相悖,方法论上亦存在缺陷,更不具现实可行性。应以立法者构建土地经营权及其担保规则的目的为逻辑起点,搁置土地经营权性质界定争议,在《民法典》担保制度贯彻“功能主义”的背景下,用“土地经营权担保物权”概念来一体化反映和解释承包地上形成的具有担保功能的各种权利类型,并以此来续造土地经营权担保物权规则。进而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展开形成以“登记对抗主义”为主导的土地经营权担保物权设立规则、兼顾多方利益主体的土地经营权担保物权效力规则以及多元化的土地经营权担保物权实现规则。

  【关键词】《民法典》 三权分置 土地经营权担保 功能主义


  债务加入对保证合同规则的参照适用

  【作者】李伟平(青岛大学法学院)

  【摘要】《民法典》债务加入规则的制度供给不足需要借助其他制度的合力加以解决。债务加入与保证均具有人保的功能,功能的类似性决定了《民法典》保证合同规则存在“参照适用”债务加入的可能。债务加入与保证在从属性、单务性特征方面存在特征类似性,体现从属性、单务性的保证合同规则原则上可准用于债务加入合同。债务加入不具有保证的补充性、要式性特征,因而围绕补充性、要式性建立起的保证合同规则不应准用于债务加入。此外,根据“举轻以明重”规则,保证合同中立足于保护保证人的一般规定,应准用于债务加入。

  【关键词】债务加入 保证合同 增信措施 从属性 补充性


  【私法前沿】

  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法律续造问题

  【作者】赵忠龙(云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实证研究“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裁判样本,发现无论“否定说”还是“肯定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续造规则和方法的缺失,并可以初步类型化为:混淆“法教义学”与“法政策学”、价值判断缺失和以“民事裁判”替代“商事裁判”。股东期限利益与保护公司债权人的价值判断,不仅需要考虑公司股东与外部债权人的利益衡量,还需要考量整体主义的法秩序理念。法律续造的可能路径应当基于公司法本身的体系展开,同时顾及法律交往的需要连接“规范”与“事实”,体系化地厘清社团责任与个体责任,制衡违反诚信义务的行为,协调公司法与其他法律的适用。法律续造理论的发展有助于更好设计、评估和验证法律文本的修订。

  【关键词】注册资本认缴制 出资义务加速到期 法律漏洞 法律续造


  “揭开公司面纱”作为关联企业合并破产之路径:规范解释与质疑回应

  【作者】郭歌(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部分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的理论路径存在局限。发源于美国的实质合并规则有对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原则背弃之虞。而衡平居次原则无法产生法人人格否认和企业间债权债务消灭的法律效果。相比,揭开公司面纱对关联企业合并破产之解释适用具有优越性:实质合并破产对公司人格独立性的否认,实质上是揭开公司面纱在破产中的效果延伸,具有逻辑正当性。揭开公司面纱导致关联企业主体被拟制为同一,使互负的债权债务因主体归属于一人而混同消灭,实现对受损害债权人的公平清偿,具有效果妥当性。本文认为,揭开公司面纱导致的企业合并破产并未突破其个案的矫正。通过扩张适用揭开公司面纱理论:“逆向揭开公司面纱”和“横向揭开公司面纱”,即可全面规范各类型关联关系导致的合并破产,以回应质疑。

  【关键词】揭开公司面纱 关联企业 实质合并规则 人格混同


  机构投资者投票顾问的引入与规制

  【作者】张子学(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近年来,在一些主要资本市场法域,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表决时,越来越依赖投票顾问的建议。投票顾问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治理中重要乃至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力量,同时也显露出业务模式导致利益冲突、建议依据不透明、咨询质量堪忧、与上市公司缺乏沟通等弊端与系统性缺陷。本文详细介绍了投票顾问在美国的兴起及其原因、投票顾问面临的挑战、监管回应的博弈与反复,简要介绍了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等法域对投票顾问的监管进展,提出了我国引入投票顾问并加以妥当规制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投票顾问 引入 规制


  绿色金融背景下我国适当性管理制度的改造

  【作者】刘东辉(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法制解决投资者投资偏好与实际投资行为的错配问题。欧盟新规改造了既有的适当性管理制度,将可持续偏好界定为投资者的投资目标,要求金融机构推荐符合投资者可持续偏好的金融产品,并完善了产品管理及信息披露等配套制度。可持续偏好的评估有助于克服投资者在ESG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有限理性,是金融机构信义义务的应有之义,有利于防范气候风险,引导私人资本转向绿色投资。应该对可持续偏好评估采取原则性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对可持续金融产品履行说明义务,在责任形式上考量损害非财务偏好的特殊性。可持续偏好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应该先完善绿色投资的分类标准及信息披露制度,并在行业协会自律监管下开展绿色偏好评估的实践。

  【关键词】绿色金融 ESG投资 可持续偏好 绿色偏好 适当性管理


  【公法视点】

  语言权利的规范内涵分析

  【作者】孟祥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语言权利能否作为我国宪法规范中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备受学界关注。当前语言权利研究缺乏对权利规范模式的整体把握,鲜见从规范分析视角出发,对语言权利的基本权利属性进行阐释说明。语言权利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天然具备“公民”与“民族”双重主体面向,其权利属性在不同语境下也展现出多重特征,在保障权利主体合法利益方面亦发挥着重要的宪制功能。语言权利在消极规范模式与积极规范模式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新颖且复杂的规范结构。语言权利作为其他基本权利的“扬声器”,同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及受教育权等保持着紧密联系,却也区别于其他基本权利,独立存于宪法权利体系之中。

  【关键词】语言权利 基本权利 规范构造 积极权利 消极权利


  司法的象征生产与认同想象

  【作者】陈洪杰(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作为利益再分配机制的司法在处理零和博弈的各方诉求时,显然不能满足于以“结果好,一切都好”的实用主义策略来换取有限的个体化利益认同,更要上升到象征生产层面唤起最广泛的集体认同想象。法谚有云:正义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看得见的正义”作为需要依赖想象进行意义诠释的价值范畴,无论是其表意过程还是认知方式,都需要借用仪式化的符号载体进行想象力的捕捉。在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想象正义的仪式化策略也不可避免会在广泛征用传统合法性的路径依赖中产生分化。在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从回应社会解纷需求的角度来看,司法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其在供给策略上也应该对接需求端的社会分化现实来营造仪式感。

  【关键词】司法象征 司法信任 司法认同 司法仪式 视觉政治


  网络隔空猥亵儿童的定罪研究——以保护儿童为分析视角

  【作者】朱光星(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经济犯罪研究中心)

  【摘要】未成年人群体中存在以自愿为前提的互发裸照、私密视频的行为。根据最高检指导案例的要旨,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即便是自愿实施前述行为,也将面临犯罪化的风险。应当借鉴强奸罪中“年龄相仿”的出罪理由,对年龄相近的早恋儿童之间自愿互发裸照等行为做无罪化处理。猥亵儿童罪不是倾向犯,对其认定要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坚持其类型化构成要件,不应要求行为人具有“性刺激”“为满足性欲”的主观倾向。并非所有通过网络向儿童索要裸照、私密视频等行为都构成猥亵儿童罪。行为人通过网络并未对儿童施加具有性意义的身体影响力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猥亵儿童罪,应当增设儿童色情信息类犯罪对该类行为加以规制。

  【关键词】隔空猥亵 猥亵儿童罪 儿童色情信息 网络犯罪


  庭审实质化背景下证言可信性调查的反思与现实路径

  【作者】张伟(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庭审实质化改革进程中,庭审虚化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庭审虚化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认识根源,又与司法人员证据调查手段的匮乏密切关联。证言三角形理论所揭示的证人证言危险,廓清了庭审虚化的认识根源,凸显了证言可信性调查对于庭审实质化的现实意义。以交叉询问为载体的证言可信性调查路径,能够有效应对证言三角形理论所揭示的各种证言性危险,且在域外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我国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深化,围绕证言的四种危险对证言可信性进行实质性和精细化调查,是克服庭审虚化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庭审实质化 证言三角形理论 证言可信性调查


  我国刑事诉讼中儿童证人作证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赵珊珊(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摘要】近年来,虐待儿童、性侵儿童、猥亵儿童案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保护儿童证人,使其免受出庭作证可能带来的再次伤害,2021年修正的《高法解释》规定儿童证人一般不出庭作证。本文结合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探讨未来我国刑事诉讼中儿童证人作证模式的改革进路:即儿童证人在审判中不出庭作证,由儿童证人主张所支持当事人的对方来选择适格问询员,其根据预先设置的法定程序在审前阶段对儿童证人进行询问。这种儿童证人作证模式允许不出庭儿童证人庭前陈述的使用,为被告人提供较在庭审中直接询问儿童证人更好的机会,最大限度减少对儿童证人的伤害,是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司法适用。

  【关键词】儿童 儿童证人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适格问询员


  【文学艺术】

  论当下中国的乡土散文创作

  【作者】耿立(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文传学院)

  【摘要】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乡土社会。作为文学创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散文,在文体上具有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心灵,也最具有世俗气、烟火气的特点,而它在基本写作伦理上又极其讲求真实,这保证了从乡土题材散文创作中可以窥见乡土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与文的精神演进及其在文本上的表现;可以看到乡土伦理是怎样制约着散文作者的审美与书写,散文作者又在怎样地抵抗、突围,从中我们可以听到他们内心里有着怎样无法更改的无奈和坚持。这些散文创作既是乡土社会演进的一种历史的记录,也是理解乡土社会命运的观察点,对我们思考现代社会的乡土伦理和城市文明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乡土 乡土散文 乡土伦理 城市文明 现代性


  雅斯贝斯论莱辛作品的生存论根源

  【作者】孙秀昌(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雅斯贝斯将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剧作家、评论家莱辛视为一位苏格拉底式的唤醒者,并将其列入《大哲学家》第二卷。在专论莱辛的文字中,雅斯贝斯结合莱辛的生平与创作阐发了孕生其作品的生存论根源。具体而言,莱辛作品的生存论根源主要涵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由意志与人生自觉,二是不幸遭际与男子汉气概。在雅斯贝斯看来,莱辛是一位敢于直面“临界处境”实现自我拯救的生存个体,他在经历“无知”“眩晕”“畏惧”“良知”之类的“本源运动”后,终于在“爱”“信仰”“想象”之类“实现了的绝对意识”那里获致了从事“绝对行动”的勇气;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将刻骨铭心的苦难与失败转化成了见证纯然真理、表达本真信仰的“密码”。从这个意义上说,莱辛的作品就是这样一种独具人文幽趣且恒放人性光辉的密码语言。从根底处看,雅斯贝斯是以其祈向超越之维的生存哲学为底据来诠说莱辛的,他将莱辛的作品视为其生存性向的直观呈现,从而为莱辛研究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范式——生存哲学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莱辛 雅斯贝斯 生存 爱 理性 交流


  从“大团圆”到“小团圆”——百年乡土循环叙事图式

  【作者】张细珍(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20世纪中国文学有大小两个颇具隐喻意味的“团圆”。一个是鲁迅笔下阿Q临刑前的“大团圆”,一个是张爱玲笔下盛九莉的人生“小团圆”。在此,借用大小两个“团圆”,隐喻百年乡土循环叙事图式的变迁。循环图式源自农耕文明因循太阳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所积淀、转化、生成的审美心理定式。若说“大团圆”是一种旨归明确、逻辑清晰、意义自洽的目的论式及物叙事,生命的裂缝被圆形图式弥合;“小团圆”则戏仿、反讽、解构“瞒和骗”的“大团圆”,是不及物的反讽修辞。前者是一种虚幻的、无意义的循环,后者是一种是反讽的、解构性的循环。从“大团圆”到“小团圆”,循环叙事图式的变迁标志着百年乡土叙事伦理的自觉。

  【关键词】大团圆 小团圆 乡土叙事 循环图式


  文学的经验表达与经验的文学表达——评李娟的非虚构写作

  【作者】郑斯扬(福建社会科学院)

  【摘要】李娟的非虚构写作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其表现为从视觉经验出发,向心理经验和情感经验扩大,同时牢牢把握世人与哈萨克牧民经验的共通性,将问题延伸至自然和人类、传统和文明、民族和国家等范畴。她把一种生糙的内在经验组织进文学的书写中,形成另眼看世界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新的共鸣,使人们不断地参与到她艺术生产的过程中。李娟非虚构写作真正的成功之处在于,展现了个人经验的权威性,形成有关文学的经验表达与经验的文学表达的互动关系。这是非虚构写作的另一种文学观和伦理观。这对当代文学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扩展视野的意义。

  【关键词】李娟 非虚构写作 文学的经验表达 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传统意象理论在隋唐五代的拓展和深化

  【作者】简圣宇(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中国传统意象理论在隋唐及五代这一时段里,逐步完成了从具体话语表述到深层思想结构等各方面的优化和升级。该时期的意象理论承袭着魏晋老庄玄学的思想资源,获得了印度佛教哲学体系的助力,经过诗歌和词曲等各种文艺创作的实践磨练,已开始逐步成熟和体系化,并且具备了更为充分和鲜明的审美内涵。这一时期的意象理论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前代,形成了包括“境”(意境)、兴象、韵味等在内的家族概念群。

  【关键词】隋唐五代 意象 意境 兴象 韵味

责任编辑:郝魁府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