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发布日期:2022-01-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640.webp.jpg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非常罕见的巨大社会变迁,呈现诸多独有的特点,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时进行,跨越式发展和发展阶段叠加,人口规模庞大,世界影响深远。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中国在发展的理念、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的瓶颈问题、发展的目的等一系列重大发展议题上,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为构建新发展社会学奠立了基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社会学  中国经验  社会变迁

作者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北京102488)。


实践自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

摘要:实践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社会学表达,是在学习反思中国社会学发展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总结、揭示和强调,是对文化自觉、理论自觉概念的有益补充。当前增强实践自觉,要求中国社会学者直面中国社会的实践巨变,科学分析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兼具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知识体系,在贡献于世界社会学发展的同时不断扩大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影响力。置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新阶段,中国社会学者应发挥社会学学科的比较优势,围绕实践中的重大社会学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贡献社会学的学科智慧,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实践,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社会学持续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实践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学 学科建设 学科能力 

作者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


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

摘要:田野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居于核心位置。恢复重建后的社会学田野调查在挖掘中国社会结构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揭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一些重要特征。新时代要求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更加深入地把握时代脉搏,需要通过总结田野调查的发展经验,提倡继承和发展费孝通“将心比心”的田野调查,推动迈向人民的社会学的发展。

关键词:田野调查 社会底蕴 将心比心

作者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作为文明研究的社会学

摘要:社会学的开创者,无不以现代性的文明化进程为入手点,对社会构造的总体特征给出既具有实证基础又具有整全视野的分析和判断。中国社会学的兴起以及在学术进步中所坚持的发问方式,始终与中国文明的思想基质、制度形态、文化模式、民族属性和政治框架之总体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始终与中国同整个世界交往、沟通甚至相互塑造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此而言,西方经典社会学家的思想方法和问题视域,与其说给了我们值得效仿的路径,规定了我们的思考轨迹,不如说正是他们在思想上的非凡努力,激发了中国社会学面向自身文明与现代世界接壤和碰撞处所展现的蔚为壮观的思想图景。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世界历史前所未有的大时代,社会学应以时代赋予的使命,将古今中外仍在发挥着活的社会演变效应的文明要素纳入自身的视野内,以长远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与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若要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从学理层面上升到人类根本处境的高度,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社会学需要开拓出全新领地,返回经典的视域。

关键词:现代化 文明研究 经典视域 社会学

作者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与社会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数字时代的来临高度重合。数字时代的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与互动交流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社会变迁。数字社会研究需要新的范式、方法与思路。当前的中国数字社会研究有着天然的优势,包括巨大的人口规模、各个领域对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丰富的社会生活数据。面对历史机遇,社会学界应积极投入数字社会研究,并基于经验研究的积累,提炼新概念、促生新思想、建构新理论,贡献关于数字社会研究的知识。

关键词:数字社会 社会变迁 数字社会研究 社会思想与理论

作者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与伦理重建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一理解为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基本指向。在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分别完成了从“寄生”到“中心”、从“主宰”到“依附”的“转身”,这一“转身”既包括了乡村与城市关系、乡村内部关系与结构的转向及其所指向的伦理转型,也体现为中国农民的身份转变及其所引发的道德问题,并由此而生成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特有的道德图景。以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重建实现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方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重建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确立以农民为本的乡村发展伦理;以现代化样式和发展路径多样性的阐释为参考,重视“地方性道德知识”对乡村伦理现代重建的资源意义;以对“现代性危机”的反思和批判为警醒,将“记得住的乡愁”作为乡村伦理现代建构的道德文化之根。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伦理重建

作者王露璐,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两会制”民主视域下的人民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为党和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开展多种形态民主提供了理论源泉,赋予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简称“两会制”)更加鲜明的民主价值。“两会制”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形态,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是“两会制”民主成熟定型的重要标志。在“两会制”民主视域下,从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独创性贡献维度,分析新时代人民政协定性赋能及其运行机制,对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之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关键词:“两会制”民主 人民政协 民主政治 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

作者江泽林,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长春130001)。


平台技术赋能、公共博弈与复杂适应性治理

摘要:平台是一个由多主体交互作用、数据与技术驱动的复杂适应性网络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复杂、行为复杂、功能复杂、治理复杂等特征,存在边界的开放性与价值分配的闭环性悖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资本,平台具有赋能、赋权与控制三种能力,平台赋能与平台规模之间满足“幂律法则”,并通过增量式赋权与外部整合重构等机制实现赋能。平台发展带来诸多“创造性破坏”,存在责任异化、技术滥用、算法控制、公共博弈、数据安全等问题。平台治理需要从复杂性理论出发对平台结构、渠道、算法、规则、权责等进行复杂适应性治理,在盈利性与社会责任、专属性与公共性、创新与安全等方面实现动态平衡,提升平台的技术赋能与公共服务能力,防止平台异化。从技术赋能、公共博弈与复杂适应性治理几个方面,对平台治理的逻辑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平台治理的科学模式和有效机制。

关键词:平台治理 技术赋能 公共博弈 复杂适应性理论

作者范如国,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

摘要:对于人类共同的普遍关切,不同的语言世界会有不同的本源性思想资源加以回应。建基于汉语之上的哲学理应深入思考在此语言世界中所形成的普遍关切。不少学者开始使用“汉语哲学”这个概念,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与“中国哲学”不同的范式与概念。“汉语哲学”问题的提出与表达直接涉及汉语世界的精神结构、汉语概念的构成以及汉语本身的特质与规律。“汉语哲学”建立在“迂回”他者的自我省思之上,而这需要将“西方哲学”的“普遍性”重置为“他者”才能完成。这是一种哲学上的“范式转换”。在这个意义上,从普遍性问题、本源性思想、规范性建构三个层面来梳理“汉语哲学”的理论框架,意在突出“汉语哲学”的原创性、规范性、开放性、未来性、世界性等特征。

关键词:汉语哲学 普遍性 本源性差异 合法性问题

作者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世界、身体和主体——关于主体性的再思考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在心灵和躯体二元对立的基础上来理解主体性的,这种理解使人们难以把握“世界”和“身体”。世界是人通过身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意义关联系统,认识的对象是从世界之中凸显出来的。而身体不同于躯体,不同于人们在各种身体模式中所理解的身体。身体的运动会有身体图式,这个身体图式不仅与世界互动,而且通过这种互动确立了世界的统一性。人们之所以难以理解世界与身体,是因为人们受到了拜物教思想的影响。而借助于世界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主体和客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自身自然的强调就把人的身体的要素凸显出来了。在文明史上由于人对于内在自然的恐惧而导致心灵和躯体的对立。马克思把人的世界还给人自身的观点,为化解这种对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世界 身体 主体 主体性

作者王晓升,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430074)。


责任编辑:郝魁府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