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现代法学》
《现代法学》2012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12-04-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理论思考

经济发展权的经济法思考

张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经济发展权不仅是国际法上的重要概念,也是经济法主体权利谱系中的重要范畴。对于各类经济法主体都享有的经济发展权,必须加强经济法保护。为此,应着重解决阻碍公平竞争和公平分配等影响经济发展权实现的突出现实问题,这既有助于推进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也有助于促进“发展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发展。

洪武年间《大明律》编纂与适用

柏桦 卢红妍(南开大学法学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研究院)

【摘要】明代在“常经”之法与“权宜”措置并用的情况下,法律出现多种形式,确实有“聿新一代之制作,大洗百年之陋习”的特点,不但较之前代法律多有创新和发展,而且使古来律式为之一变,既

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大明律》编纂,以前多以《明 ……

法官法律知识的本源与确证

王申(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月刊社研究员)

【摘要】法律作为一门独立的体系知识而与其他知识区别开来是人类社会分工及知识分化的必然结果。法律知识具有其内在价值,对于法官来说,法律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自为的目的。法官的知识就是对于正义等理念的沉思。法官必须具有将抽象的法律规范同特殊的个案事件联系起来的司法技巧与方法。法官必须要精通法学领域 ……

论立法后评估常态化启动机制的构建

陈书全(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摘要】一项新制度能否持续开展并加以制度化,既取决于立法主体的共同认可和支持,也有赖于规范化程序的保障。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推行不应当是立法机关临时性有选择地挑选某一部法律法规的“试检”,而应当是以法确立的长效性的常态化制度。将基于有效期制度的立法后评估启动机制与基于评估预警期限制度的立法后评估启动机制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建立起规范化、持续性、常态化的立法后评估启动保障机制,可以有 ……

比例原则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沈开举 程雪阳(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比例原则不仅是行政法的“皇冠原则”,而且是社会管理和国家治 ……

·部门法研究

无线电频谱使用权的开放性设计

张新锋 郭禾(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我国传统上僵化的频谱监管没有确认无线电频谱使用人的民事权利,不利于电信市场的竞争和技术创新。而《物权法》对于无线电频谱国家所有权的规定混淆了“民法之物”和“公物”,背离了频谱使用权开放性的改革 ……

完善我国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的法律思考

杨茂(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

【摘要】明确说明义务是保险人的一项法定义务,但保险法并未明确规定说明的范围、方式及其程度标准,导致理论上争议较大。实践中对保险人是否已尽该义务的认定也莫衷一是。破解上述疑难问题的前提是对该义务的立法原旨进行理性定位, ……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的检讨与选择

廖振中,高晋康(西南财经大学)

【摘要】现行以《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为中心的 ……

信息自由与网络监管的法理分析

刘素华(中共中央党校)

【摘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载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极大限度地维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知情权、监督权等的实现,但同时网络信息的匿名性、无序性、任意性的传播特点也为滥用表达自由、言论自由提供了最近场所,并因此对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造成强烈冲击,导致多元化权益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网民在充分享有 ……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反思与发展进路

章武生(复旦大学法学院)

【摘要】我国法院目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国外第一审程序所有的三种类型案件,即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三种诉讼标的数额差别很大的案件适用同一种程序,与国际上公认的按照案件的类型设置民事纷争的 ……

刑事和解实践中的行动者

萨其容桂(内蒙古大学法学院)

【摘要】真正的制度创造者实际上是社会上的各个利益主体和行动者,历史就是在各个主体的行动中推进的。在各个主体行动的利益考量、相互博弈等过程中显示出制度运作的最为真实的生存逻辑。在刑事和解的制度化进程中,首先,作为行动者之一的司法机关不但在宏观上成为刑事和解在我国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在微观上,即在刑事和解的具体个案中,其以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强制力量作为后盾,从程序上决定着刑事和解程序的启动、 ……

民事判决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民事诉讼中排除非法取得的证据,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确立的一条新的证据规则,该证据规则实施已近10年。由于该规则本身蕴含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等价值与目的的冲突,审判实务中适用该规则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审判实务中较为 ……

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补正的若干操作问题研究

纵博(安徽科技学院)

【摘要】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补正必须具有严谨可行的操作规范,才能避免随意性。控方必须以明示方式提出补正瑕疵证据的申请,并由法官裁判是否允许,对于不属于瑕疵证据的非法证据,应当直接排除;瑕疵证据经补正后,仅获得证据能力,并非直接成为定案根据;对于欠缺真实性保证条件的瑕疵证据不应再进行补正,而应当予以排除;对于瑕疵证据的合理解释的缜密程度应与合法取证期待可能性 ……

·国际法与比较法论坛

《中德税收协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刘剑文(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中德两国互为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国。《中德税收协定》自1985年签订以来,成为两 ……

论气候变化语境下的国际服务贸易法适用问题以一般例外规则为视角

王衡(西南政法大学)

美国“一股一权”制度的兴衰及其及启示

张舫(重庆大学法学院)

【摘要】股东控制是美国公司法的基础,而“一股一权”则是该基础的核心。纽约证券交易所在20世纪初迫于政治压力,在上市公司标准中确立了一股一权原则。但在1980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因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竞争压力,放弃了这一上市标准,引起了美国学者对该原则的广泛争议。一股一权原则的合理性尽管经过了学者的多次论证,但大部分国家公司法并没有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底。实证研究表明,股权 ……

·评论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启示

齐树洁 熊云辉(厦门大学法学院)

【摘要】知识社会学考察,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表现为四种知识的生产,即普法法学、注释法学、理论法学、实践法学,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构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的社会环境。每种知识的 ……

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研究

占善刚(武汉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民事诉讼中,依自由心证主义之本旨,受诉法院必须在斟酌证据调查的结果以及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的基础上认定案件事实。作为适法地呈现于言词辩论中的证据调查的结果以外的诉讼资料,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不仅能补充证据调查,而且能单独作为受诉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这不仅合乎民事诉讼中法官心证形成的实际,也契合民事诉讼中法官认定案件事实之规律。为防止法官恣意地进行事实认定并担保事实认定之 ……

形式和实质的解释论之争与犯罪论体系的选择

王志祥 敦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注:以上内容来自《现代法学》官方网站,由于权限问题,我们在此仅提供部分摘要信息,请广大网友见谅。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