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文献意识必不可少
发布日期:2021-11-04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什么是文献意识?就是用文献说话的意识、与经典文献对话的意识、运用思想资源回应实践问题的意识、老老实实对待文献资料的意识。这关系到学术研究想象力、发现与判断问题重要性的能力、明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道德与学术伦理,应该高度重视。


  文献意识事关问题真伪

  学术论文写作一定要有突出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研究的先导,一个好的问题才能开启一个好的研究。“李约瑟难题”之所以重要,且影响深远,就在于其吸引了不同时代学者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一系列多学科的延续性研究。相反,如果问题平庸、肤浅,甚至不是真问题,研究做得再精细,论文写得再精妙,投入时间和精力再多,都是徒劳。

  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术积累和知识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提出新问题,形成了一个不断进步的知识构造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问题意识。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抓不住好问题,意味着其还没有进入研究状态。

  好问题从哪里来?问题意识从哪里来?笔者认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调查研究、学术交流和阅读文献。调查研究是获取一手文献资料的主要手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尤其是社会科学,没有实地调研,没有完整准确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很难提出真问题。学术交流研讨也必然围绕文献开展,掌握文献的数量常常决定学术话语权,没有一定文献储备,就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无法实现高质量交流。阅读文献,尤其是经典文献,是所有研究工作中最基本,也无法绕过的环节,更是学者就当代困境与经典文献对话,与学术同行对话的过程,也是培养学术新人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

  研究问题,就要对问题目前的研究状态有一定了解,就要拿出巨细无遗的干劲收集与此相关的文献。唯有充分阅读并掌握已有文献,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才能真正“站在巨人肩上”,而不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做无用功。读几篇文献,就动手开始研究,很难提出好问题,即使勉强提出问题,也可能不是真问题。同时,要认识到,不是所有文献都有用,也不是所有文献都正确,有的文献资料在准确性、可靠性上可能存在问题。因此,没有一定分析、鉴别、解读能力,囫囵吞枣对待文献,就很难有效利用文献,甚至被文献“利用”。


  文献意识事关论文品质

  学术论文是对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的呈现,也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找准研究定位,展开分析论证并提出自己观点和结论的过程。无论是对某个论题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包括按照一定的结构对相关文献的立场、观点、范式、方法进行总结与归类,还是在检视、化读、提炼、评价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到研究空白,阐释自己的研究在视角、方法、结论上的新意,都离不开文献收集与分析工作,都需要强大的文献收集、解读、鉴别、消化、阐释能力。

  一篇论文中征引的文献不只是相关研究的汇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论文作者对某个研究课题和学术领域的熟知程度、理解深度和掌控能力。因此,这也是论文评审专家或其他研究同行评估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依据。资深的评审人往往仅从论文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目录上就能够判断论文作者的专业素养、学术功力以及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准。文献征引贯穿于整个论文写作过程,这些散见于字里行间的引注,就像一个个足印标记了作者探索求真的思维路径,像一张张照片再现了他人研究成果对作者理论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影响方式。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目录就像一份系统细致的体检报告,任何一项指标的异常,都很容易被专家看出毛病。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关键文献或者该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文献缺失、对该问题领域主要观点提炼不准确或者引用有误、对最前沿的研究动向以及相关文献理解不到位、文献整体的协同性系统性不够等,都会让评审专家和学术同行对论文的品质和前沿性产生质疑。即使添加几篇高大上的“假文献”(自己根本没读过文献)来装饰门面,也是“伪引”,是一种学术不端。


  文献意识事关学术道德

  近年来,一些学术造假、剽窃等学术不端事件见诸报端,引起了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对学术道德问题的高度关注。学术研究中容易产生学术不端的地方常常在于文献使用。学术研究大多从收集文献开始,收集文献就好比学者怀着一个目标进入庞大学术宝库,有些人会因此失去判断力而迷失方向,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将好东西据为己有,这就涉及学术道德问题。

  中国传统学术非常注重学术道德问题,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谈到学风中的三个“不德(不道德)”问题,其中两个就与文献征引有关:“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皆认为不德。”“凡采用旧说,必明引之,剿说认为大不德。”这里的“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和“剿说(抄袭)”至今依然是学术道德上最容易出纰漏的两个方面。篡改研究数据、伪造研究结论、剽窃他人成果之类违背学术伦理道德的行为在古今中外都有,但是“纸包不住火”,真相一旦暴露,后果可想而知。

  学术研究,特别是文献征引是个“良心活”,必须做到准确、公正、客观、全面,不能有个人偏见,更不能依据观点需要曲解、剪裁文献。所有对论文观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有启发的文献,大多都有精准明晰的文献的来源。同时,文献目录中,引用过的文献一定不能少,没有引用的文献一定不要列进来;出版信息一定要准确无误,让读者可以毫无偏差地找到引文的观点或具体文字;对在文献中提到的其他文献,一定要找原始文献核实,尽量少做转引。

  文献意识,实际上也是一种共同体意识,因为任何一项研究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后,就会成为后续研究的参照。如果为了虚荣和利益在文献上弄虚作假,就会对后续研究和学术共同体造成误导和伤害,作者和期刊的影响力越大,这种误导和伤害就会越大越持久。

  一个观点或结论,难免因认识水平和资料限制有一定瑕疵或不足,但文献资料,尤其是一手客观文献不能掺一点假,否则影响深远。因此,写论文一定要有文献意识。


  (特约撰稿郑韶武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杂志副总编、《学术前沿》杂志编辑部主任)


责任编辑:郝魁府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