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布日期:2012-06-17 来源:国家社科规划办  作者:吴汉东

  纵观国际变革大势和中国发展大局,知识产权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法律表现、强国实现的战略选择与世界未来的竞争焦点。面对这样的情势,我们应积极谋求知识产权国际立法话语权,防止双边机制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努力完善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着力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加快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目标。

  知识产权战略的双重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知识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法律制度,更是一种政策方略。发达国家之间在推进国际知识产权立法与执法水平问题上的战略合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以及发展中国家自身在寻求符合本国经济发展路径问题上的知识产权政策选择,彰显出一国知识产权战略在解决国际与国内问题上的双重意义。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应该为应对当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变革提供政策保障。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支柱,保护知识产权就是维持发达国家及其企业的重大经济利益。但从侵权问题出发,高成本生产的知识产品一旦进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的国家,就会面临低成本的盗版与仿造。这种高成本生产和低成本复制之间冲突的加深,使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成为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的国际问题。发达国家不断通过多边、双边甚至单边途径,提高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与执法水平,最终目的是为本国的优势产业塑造商业环境、取得竞争优势。面对近年来知识产权问题超越国际经贸领域,在人权、能源、气候等多种国际纷争中呈现的局面,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赢得空间与时间。

  在国内战略层面,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应该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支持。尽管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水平与保护体制必须适应本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国家经济安全面临威胁的情势下,建立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和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配套机制,将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布局,是摆脱传统资源耗费型与技术依赖型发展道路的制度保障,更是在创新发展道路上实现经济安全、文化主权和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路径选择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国家品牌影响力,集中表现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需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助推中国创造:专利战略与国家科技竞争力。2010年,中国以专利申请量达到122.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超过39.1万件,居世界第2位。但从整体水平看,中国并非专利强国: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比例不高;企业的职务发明专利比例较低;国际专利申请量相对不足;国内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校数量明显不足。为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中国专利战略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提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

  传播中国创意:版权战略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市场本土化水平不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文化精品。破解上述难题,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应从实施版权战略入手:第一,提升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打破发达国家的文化垄断。这不仅涉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而且事关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第二,注重版权产业的增长率。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GDP平均增幅超过9%,但文化创意产业增长率只有5%—6%,这远低于英、美等国12%—14%的发展水平。第三,提高版权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创新型国家中,版权产业在GDP的比重已达到15%—25%,而我国版权业对GDP的贡献率仅有6.7%,尚有相当的提升空间。

  树立中国形象:商标战略与国际品牌影响力。中国现在是商标大国,但远不是品牌强国,国际知名品牌很少。定牌生产、加工贸易以及合资企业大量使用外国品牌等,阻碍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创建,不利于中国形象的树立。实施商标战略、打造国际影响力,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扩大国际知名品牌的增长率。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但2010年进入“国际知名品牌500强”的只有17个中国商标。因此,应将培育知名品牌作为商标战略实施的重点。第二,提升知名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中国500个最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只有6.5%,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相差甚远。知名商品具有高附加值、高认知度,中国外贸不应是低价倾销,而应是品牌畅销,以此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