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成为官民互动的常规平台
发布日期:2012-05-22 来源:张千帆博客  作者:张千帆

据近日报道,青岛市的“植树增绿”行动引起了不少当地网民的质疑。据市政府透露,青岛的园林绿化水平落后于国内同类城市,园林绿化总量不够、质量不高,小树多、草皮多。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的城市绿化覆盖率是倒数第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排倒数第四。照理说,“植树增绿”措施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理应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然而,网民们却对植树的位置、密度、资金使用、招标程序等方面提出诸多疑问。有的年轻网民面对政府部门“踢皮球”,依然锲而不舍地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事情发生后,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领导人和网民进行“在线问政”,一度有几十万网民在线交流。在沟通过程中,政府澄清了一些误解,例如网上曾流传植树成本高达40亿元,但是政府提供的数据表明总成本是16亿元。当然,究竟耗资几何,还需要市政府事后公布财政数据,并接受地方人大和选民监督。对于网民指出的规划不合理之处,市政府表示愿意接受意见并进行修改调整。政府和市民的网络互动及时纠正了植树方案中的瑕疵,澄清了信息不公开造成的误解,足不出户即已化解市民抱怨及其可能产生的纠纷。

从2007年6月厦门PX事件引发的市民“集体散步”开始,上海、广州等市居民主动参与影响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最终导致市政府做出必要的让步并修改原有方案。这些事件均起因于政府没有及时公布信息就投入大型项目,引发利益受到直接影响的居民大规模抗议;在市民压力下,这些相对温和的地方政府被迫听取市民意见并调整原来方案,有惊无险地化解了一场更激烈的社会冲突。和某些顽固不化的地方政府利用公权镇压公民抗议相比,这种处理方式当然要好得多,但是其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假如市政府在工程部署之前就征求市民意见,本来根本没有必要出现这样的对峙和紧张,市政府也不用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规划、论证、前期准备及后期调整。公布信息越迟,政府投入越多,政府在遇到市民抵制时就越感到骑虎难下,也越容易造成政府一意孤行,进而酿成大规模群众抗议。即便在厦门、广州、上海这些成功化解暴力冲突的相对“文明”城市,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亦曾高度紧张,而当时的事态发展方向也很难预料。

此次青岛植树事件比以往公民运动更为文明进步,官民双方并未发生直接碰撞,而只是通过网络交流便有效化解矛盾。然而,事件的起因却和以往如出一辙。市政府的植树“运动”确实也容易给人造成又一个“政绩工程”的印象。青岛今年计划栽植景观树、更新补植行道树以及各种乔灌木多达1000万株,而其中80%以上的任务要赶在5月底前完成。如此匆忙上马的工程势必很难为征求市民意见留下充裕时间,或许市政府也不愿意看到这项亟待完成的工程遭到任何社会非议和阻力。然而,青岛植树真有这么急吗?青岛市民在那里住了几十年,似乎没有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不够绿感到不可容忍的切肤之痛,为什么如此浩大的工程要“只争朝夕”匆匆竣工呢?是不是因为市领导认为市民们“自满自足,自私自利,自怨自弃,自说自话”,青岛市绿化发展落后的“最重要根源就在人的思想”(《青岛早报》4月20日头版),所以只有靠思想“先进”的领导们自行决定、强力推动?虽然市政府后来澄清这些说辞并非针对市民,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蹦出这些话来,难免让人产生联想,而市领导有这种想法的话也实属“正常”。

其实,即便市领导有这种想法,也未必就错;或许若干年后,青岛市民和全国来此地的旅游者看到郁郁葱葱的植被,确实会感激今天市领导的高瞻远瞩。然而,“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看上去利市利民的“植树增绿”也不例外。即便仅耗资16亿,对于青岛市来说也绝不是一个小数。这笔钱究竟是像现在这样投入绿化,还是投入义务教育、医疗保障或贫困家庭救济?这个问题本来就应该由青岛市民自己来决定,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植树的成本最终是由青岛的纳税人承担的。即便他们中的多数人认为值得花16亿种树,也存在种什么树、在哪里种、让谁来种等问题。譬如有人认为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在秀美旖旎的海岸上栽种粗犷豪放的松树不但遮挡海景,更与周围的风景不协调,而市政府回应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审美”问题。但是青岛植树应该符合谁的审美标准呢?是少数领导的审美还是多数市民的审美?关键在于,青岛究竟是谁的青岛?若干年后,今天的市领导或退居二线,或高升他处,但是绝大多数市民却依旧得在青岛生活,因而无论什么方案都不能只让今天的领导觉得高兴,而是得让青岛市民满意才行。

青岛市政府大力发展绿化,显然是出于好心,而且方案合理、成本合算、程序规范的话也能办好事,但是之所以招来网民批评,根源在于如此重大的市政工程决策却未事先征求市民意见。其实在网络时代,信息公开很容易;政府没有必要等到出什么事才想起上网,网络完全可以成为官民良性互动的常规平台。如果政府推行的确实是利民工程,并不难向人民解释清楚并获得认同,有什么不能公开的呢?及早公开并征求意见只能使方案更合理、工程更顺利、政府更受尊重。青岛市政府亡羊补牢,固然功不可没,但也不可忽视其中遗留的问题。政府不仅回避了市政决策为何未征求民意等关键问题,而且我们从整个事件几乎看不到当地媒体对监督政府发挥任何有效作用。本来,如此重大的市政问题理应是青岛媒体重点关注甚至“穷追猛打”的对象,但当地媒体却是一如既往地“配合”、“听话”、选择性沉默,报道出来的依然是官话、套话、空话,与青岛网民积极参政的态度反差巨大。当然,此种现象绝非局限于青岛一地;只要发生对当地政府“形象”不利的大事小事,几乎都是异地媒体披露出来的。

方兴未艾的网络世界为市民直接表达意见提供了便利平台,从而部分解决了媒体监督不力问题。如果说五年前厦门市民还只能靠手机短信联络到市政府门前“集体散步”,那么青岛市民呆在家里敲打键盘、点击鼠标就能积攥巨大的网络人气,进而对市政决策产生压力。“散步”者需要在同一时间聚集到同一地点才能显示力量,不仅要求参与者具备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而且活动结束即“人走茶凉”;网络则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只要没有被删帖,随时发布、越积越多的网络舆论却对政府形象构成实实在在的压力,而且对参与者而言成本低、风险小。如果我们一时还不能做一个成熟的公民,那么不妨先做一个积极问政的网民,通过网络和官员对话,让事关我们切身利益的政府决策对我们负责。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