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沐先生的教书育人之道 ———《闻道与问道》书摘
发布日期:2011-03-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吴志攀

《闻道与问道》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吴志攀教授的所忆、所讲和所思。

  什么是“师道”,如何才能让今天的老师更像老师,学生更像学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真挚感情、殷切期望、文化情怀以及担当意识。

  此书文风朴实,情感真切,语言流畅,思考的问题具有比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性。
  文中所闻的道、所讲的道、所问的道,无论是对当下大学生、大学老师甚至企业界人士都是有益的。

  《闻道与问道》是寻道者与践道者应该读一读的好书。

  读经典、坚持做自己的学问,

  坚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向,

  要尽力多学一门外语。

  ———芮沐

  吴志攀

  一、“不要与人商榷”

  先生一直告诫学生“不要与别人争论,有时间就自己做自己的学问”。在学生的记忆中,先生对于商榷一类的文章都不太感兴趣,他也不赞成学生写与别人商榷的文章。他说,如果要做学问,就自己做,老老实实做,和人家商榷什么?

  先生从来没有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但他就是不鼓励写。直到今天,学生也不敢问先生为什么不喜欢此类文章。

  从上学到现在,学生没有写过商榷性的文章,这与先生的教诲有关。师徒如父子,先生不让做的,学生就不会去做,也不敢去做。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回到家里,父亲就教训我说,1946年,他还在西南联大当学生时,芮先生就是西南联大的教授了。

  父亲说,芮先生是他的老师,所以,先生应该是我爷爷辈的大教授,对芮先生一定要毕恭毕敬。

  为什么不与别人商榷呢?先生不解释。先生的教诲,学生听了就是。后来,我越来越体会到先生教诲的深刻意义。

  论文的观点对与错,学问的好与差,都不是自己说的,也不是别人说的,而是由时间来评判的。有时间的话,不如多读些书,多看资料。争论的文章很难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我们在争论中创造了新的知识吗?我们有什么贡献呢?只是参与了争论而已。时间是评判者,如果我们能看得到,时间一定会告诉我们对与错的,只怕我们看不到而已。先生最相信时间的评判,先生是百岁老人,先生看到的太多了。

  现在,一些论文方法就不对,资料也有缺陷,根本没有下功夫。这种论文根本不值得去商榷。如果说还有一点值得讨论的话,那就是要问一下:为什么这样差的论文能够发表,为什么真正用自己全部心血做学问的人少了?

  二、“要多看原著,不要多看解释文章”

  先生的外语非常好,不仅精通英文,德语和法语也很好,此外,先生还能看俄语。所以他总是建议学生不要去看中文翻译过来的资料。翻译的文本总与原文有些不同。中文资料翻译成为英文时,也会遇到文化差异,难以翻译。先生坚持“语言能够翻译,但文化不容易翻译”的观点。精通外语的学者,多持这种观念。对先生的这一教诲,学生的执行是毫无保留的。

  看原著,不但是看专著和论文,还包括看法律原文。我们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法,先生要求学生看有关的国际条约。这些条约多有中译本,但是,先生还是要求看英文版。

  在学习中国有关法律时,先生也总是问学生,看过法律原文吗?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先一个字不错的背下来。学生可能没有看过原文,只是知道大概的意思不会错。但是,原文用的是什么词?上下文是怎么写的?细微处见差别,也见水平。这是先生要求学生看原文的目的。

  先生还教我们读些古书。我们这代人,受到的传统教育有限,读古典文献并不容易,但我仍然坚持读,硬着头皮读,而且我一般只读原文,不爱读今人写的“心得体会”。

  三、“研究问题,要结合实际”

  先生经常对学生说,“研究问题,要联系实际”,先生还说“不要空洞地就概念而研究概念”。先生的观点,被当时的国务院经济法律研究中心的领导同志所接受。

  后来在教书和做研究时,我按照先生的教诲,研究真实的法律问题,研究真实的金融问题,而不是研究“金融法的定义”等问题,法律的“定义”是先生所说的“概念问题”。

  先生的学风,最强调实用,这一点我是最服膺的。学问要经世致用,空谈没用。

  结语

  我深深感到,这一辈子能跟芮先生学习,是莫大的荣幸。先生是一本渊博的大书,我有幸走近这本大书,阅读了其中的几页。但是,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章节,我还没有读,还等待我更加深入地阅读,也要等我的阅历增加,才能深刻理解。

  我估计,我这一辈子,恐怕怎样也读不完先生这本大书了。原因很简单,芮先生已经一百岁了,我才年过半百,已未老先衰。作为他的学生,我只能远远地望着先生的背影,永远都跟不上他坚毅而敏捷的脚步。

  (摘自:《闻道与问道》,吴志攀著)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