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诉讼法学理论的最前沿
发布日期:2010-06-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 名

站在诉讼法学理论的最前沿

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等。

  代表性著作有《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探索》,《刑事证明理论》等。

卞建林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科的起源是从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开始的,北大、清华、燕京和辅仁大学的法律系合并成了我们学校的法律系,聚集了很多诉讼法的优秀老师,像我的博士生导师陈光中教授也是从北大过来的。据我了解,当时学校诉讼法学科是一个大的教研室,不像现在这样分成这么多部门法。北京政法学院当时是比较重实务的,因为要政法大学培养一批政法干部。当时的刑诉可能比民诉专业要略微强一点,汇集了一帮刑诉专业的老教授,像张子培教授、严端教授、严平教授等等,所以刑事诉讼法从刚建校起就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优势学科。

  “文革”时期我们学校停办,一直到1978年才复校,北京政法学院原来的很多优秀教授都回到了学校。1979年学校恢复招生,我是当时第一批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当时我们学校也是全国第一批诉讼法学硕士学位点。张子培教授是硕士导师组的组长,陈光中教授、严端教授都是我校的硕士生导师。当时的学校百废待兴,诉讼法学科也是如此,刑诉教研室在改革开放之初编了五卷本的刑事诉讼法资料,这在我们学校刑事诉讼法资料建设方面的贡献是值得注上一笔的,对当时的法学科研指导意义很大。

  1983年学校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的规模翻了几番。诉讼法专业还是由张子培教授带领的导师组指导硕士研究生;1986年诉讼法学获批了我国第一个诉讼法学的博士点,据陈光中老师说,实践当中我们学校也是国家唯一的一个诉讼法学博士点。这也是因为我们学校在建校之后还是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才能拿下这个博士点。1987年诉讼法学开始招收博士生,我也是当时的第一届学生。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料等有很大优势,所以我们学校的诉讼法发展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我们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资料室可以堪称在全国是最好、最全的。2000年我们诉讼法研究中心获批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也是当时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基地。法学的国家级重点基地一共五个,政法大学占了其中之一。2003年我们诉讼法学又获批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的数量也开始增加,本来只有刑事诉讼法的博士生导师陈光中教授一人,后来增加了民事诉讼法的杨荣馨教授,行政诉讼法的应松年教授等。刑法因为没有博士点,所以也归在诉讼法名下招收研究生,何秉松教授就是刑法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从我们学校诉讼法学科的影响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立法方面。我们学校的老师参与了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主要参与者是张子培教授和严端教授。陈光中教授因为还没有回到当时的北京政法学院,所以没有参加这次制定。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时,陈光中教授接受了立法部门也就是全国人大法工委的一个委托,在学者这边牵头成立了一个课题组,我是课题组的骨干成员。我们课题组出台了一个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建议稿,这个建议稿对立法的意义很大,这是公认的,其中65%的条文都被吸收进了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另一方面这个成果本身也拿了很多奖,像北京社会科学基金的特等奖和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1980年代初期,那时候司法部开始编中国的第一代法学统编教材,刑事诉讼法的教材《刑事诉讼法教程》,教材的主编就是我的硕士生导师张子培教授。全国统编教材由我们学校的老师担任主编,这也能体现出我们学校刑事诉讼法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当时证据法的教材是从诉讼法教材中独立出来的,由人民大学的巫宇甦教授主编。其实证据法方面在1982年就有我们学校陈光中教授、张子培教授、严端教授等六位教授合著的《刑事证据理论》出版,这个可以说是刑事证据方面最早的专著。

  从1984年开始在成都建立中国诉讼法学会之后一直到2006年,陈光中教授一直担任诉讼法学会会长的职务,这也反映了他的泰斗地位和我们学校诉讼法的优势。2006年在杭州,诉讼法学科一分为二,我担任刑诉法学会的会长,陈桂明教授担任民诉法学会的会长。

  现在我们学校的诉讼法也是人才济济、队伍庞大,总共六七十个老师。我们对诉讼法学科建设也要做更好的规划。一方面是要注意学科发展的平衡,也就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之间要平衡。现在我们诉讼法的学科发展不是太平衡,首先是我们学校的刑事诉讼法相对来说比民事诉讼法要强一点,其次是我们现在证据法发展很快,其他学校证据法是在诉讼法之下的,只有我们学校证据法是和诉讼法平起平坐的,我们利用在国务院学位办的备案权把证据法变成了一个三级学科;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要合理,老一辈的、我们这一辈的和年轻的教师都要有,但是跟其他学校相比,我们现在年轻一辈的杰出的学术代表人不多。

  在注意学科发展平衡的同时,另外一方面是要多出高新尖的学术成果,像陈光中教授刚完成的“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是我们学校第一个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现在也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的一个重大项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正在努力把这个项目做好。当然,其他的课题也还有很多。另外,通过我们的科研优势和师资力量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按照学校扩大国际交流的理念提升我校诉讼法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是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

  多年来,诉讼法是我们学校的传统强势学科,既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诉讼法的国家重点基地,去年我牵头的刑事诉讼法课程又拿下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另外我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这个评议组中诉讼法只有我一个人,在我之前就是陈光中教授。可以说,我们学校诉讼法学科是诉讼法的领头人或者说是代言人。所以这些规划和成果不仅是在进行我们学校诉讼法学科自身的发展,也是在完成我们站在理论前沿、引领全国诉讼法学发展方向的使命。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