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学·2011年上半年科研单位论文数统计(52篇)
发布日期:2011-08-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
篇数 |
科研单位 |
作者 |
刊物名称 |
期数 |
文章标题 |
|
7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李浩 |
中国法学 |
3 |
《证据规定》与民事证据规则的修订 |
|
刘敏 |
法律科学 |
2 |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探讨 |
|
朱福勇 |
现代法学 |
2 |
民事法官能动性:权利保障与权利回应 |
|
李浩 |
法商研究 |
2 |
目的论视域中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象解读 |
|
李浩 |
法学家 |
3 |
回归民事诉讼法——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再改革 |
|
刘敏 |
清华法学 |
3 |
论非讼法理在小额诉讼程序中的适用 |
|
李浩 |
清华法学 |
3 |
《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
|
4 |
中国政法大学 |
韩波 |
法律科学 |
1 |
论回避制度的根基:信息披露 |
|
栗峥 |
中外法学 |
2 |
乡土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与正义表达 |
|
谭秋桂 |
法学家 |
2 |
论民事执行当事人变化的程序构建 |
|
韩波 |
清华法学 |
3 |
《民事诉讼法》修改的集约化图景 |
|
4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张卫平 |
中国法学 |
3 |
再审事由规范的再调整 |
|
张卫平 |
法学研究 |
1 |
公证证明效力研究 |
|
张卫平 |
清华法学 |
1 |
论讯问、询问笔录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
|
胡学军 |
法律科学 |
3 |
解读无人领会的语言 |
|
3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潘剑锋 |
中国法学 |
3 |
论司法确认 |
|
傅郁林 |
法学家 |
1 |
中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功能与结构 |
|
傅郁林 |
清华法学 |
3 |
小额诉讼与程序分类 |
|
3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吴英姿 |
中国法学 |
2 |
诉讼标的理论“内卷化”批判 |
|
严仁群 |
法学研究 |
1 |
回到抽象的诉权说 |
|
艾佳慧 |
法商研究 |
1 |
“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 |
|
3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刘加良 |
法学家 |
2 |
民事诉讼调解模式研究 |
|
刘加良 |
法律科学 |
3 |
民事诉讼调解社会化的根据、原则与限度 |
|
张海燕 |
法学家 |
3 |
“进步”抑或“倒退”:美国民事起诉标准的最新实践及启示 |
|
2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汤维建 |
中国法学 |
3 |
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改与检察监督 |
|
肖建国 |
比较法研究 |
1 |
诉讼实施权理论的基础性建构 |
|
2 |
西南政法大学 |
廖中洪 |
现代法学 |
1 |
“民事速裁”: 类型、特征与设置原理研究 |
|
吴杰 |
现代法学 |
3 |
能动司法视角下民事审判权运作机制定位与反思 |
|
2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赵钢 |
中国法学 |
3 |
论民事司法权中的司法规则创制权 |
|
赵钢 |
法学评论 |
2 |
“能动司法”之正确理解与科学践行 |
|
2 |
复旦大学法学院 |
章武生 |
中国法学 |
3 |
非讼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
|
杨严炎 |
清华法学 |
2 |
群体案件的诉讼形式及其价值取向 |
|
2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
徐昕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 |
|
徐昕 |
政法论坛 |
3 |
2010年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 |
|
2 |
国家法官学院 |
毕玉谦 |
政法论坛 |
2 |
“一强多元”模式下的证明责任学说 |
|
毕玉谦 |
清华法学 |
3 |
关于民事诉讼中缺席判决救济制度的立法思考 |
|
1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张维迎 |
中国法学 |
3 |
上诉程序的信息机制 |
|
1 |
华东政法大学 |
洪冬英 |
法学 |
2 |
律师调解功能的新拓展 |
|
1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郭翔 |
清华法学 |
3 |
论我国民事地域管辖制度的完善 |
|
1 |
西北政法大学 |
赵旭东 |
中国法学 |
3 |
民事诉讼第一审的功能审视与价值体现 |
|
1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蔡彦敏 |
中外法学 |
1 |
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检察担当 |
|
1 |
苏州大学法学院 |
张永泉 |
法学家 |
1 |
执行前和解协议法律效力研究 |
|
1 |
湘潭大学法学院 |
石时态 |
法学评论 |
1 |
司法警察参与民事执行的实证研究 |
|
1 |
广州大学法学院 |
章礼明 |
法学 |
6 |
检察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
|
1 |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
陈杭平 |
中外法学 |
2 |
论“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 |
|
1 |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
郭小冬 |
清华法学 |
3 |
民事诉调结合新模式的探索 |
|
1 |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 |
钱颖萍 |
清华法学 |
2 |
芬兰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介评 |
|
1 |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
孔令章 |
现代法学 |
3 |
论法院诉前证据保全制度 |
|
1 |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梁闽海 |
法学 |
2 |
论破产衍生诉讼的审判方式 |
|
1 |
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
宋杰 |
法学研究 |
1 |
普遍民事管辖的发展与挑战 |
|
1 |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法学系 |
马占军 |
法学评论 |
2 |
我国仲裁协议效力异议规则的修改与完善 |
|
1 |
英国伦敦大学法学院 |
叶蓁 |
环球法律评论 |
1 |
论民事强制执行中的财产调查权 |
|
|
|
|
|
|
|
|
|
|
|
(以上数据由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搜集整理,转载务必标明出处) |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